价格战空前,四川餐桌椅企业苦不堪言,究竟应该怎么做?

家居市场现在有多残酷?问问四川的餐桌椅家居企业就知道了。

6月以来,四川的餐桌椅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洗礼,五百元左右的餐桌、几十元一把的餐椅比比皆是,价格战、低价、低价竞争正严重透支着每个企业的生命力。


 
零利润
除了低价就别无选择了吗

不少餐桌椅家居企业负责人表示:被拖入价格战实属无奈之举。现在的市场价格,企业基本上已经零利润了,为了活下去,不得不加入价格战。有量,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,不这样,企业还能怎样?

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迷惘,以至于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,甚至开始“病急乱投医”,除了低价竞争,难道真的没有其它办法了吗?我们来看看现在以及未来的商业逻辑!

 


01  初级阶段:卖方市场,赚利润差价

大概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持续到2009年,这是一个“家居产品”相对短缺的年代,此时劳动力充沛又廉价、资源的开发效率较低、人们的需求也很粗放。

因为社会需要产品去填充至各个角落,在这种大背景之下,产品的“生产”和“流通”就很重要,负责“生产”的就是各种工厂,负责“流通”的就是各种经销商、批发商、实体店、各种商家等等。

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决定了整个市场是“卖方市场”。这个阶段财富的核心关键词是:差价。工厂赚取的是从“原材料”到“成品”的差价,商家赚取的是产品从“原产地”到“目的地”的差价。当然,他们都大大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,维系了商业繁荣,支撑起经济发展的同时,也给自己创造了财富。


02  第三方市场,单品海量做爆款

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刻起,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注定要被改写。差价思维开始被淘汰。

从2010年开始,家居行业逐渐进入电子商务时代。此时社会的“生产”方式依然没有变,但是“消费”方式发生重大变化。这时各种第三方电商平台产品(包括价格、质量)在你面前呈现的一览无余,它彻底撕裂了“人为”和“区域”制造的差价信息,再加上交易的信息化和物流快递的发展,商品流通的却更快了。

而此时中国家居业实体店几十年的发展,同质化越来越严重,于是一大批单纯靠“信息不对称”来赚取差价的店家开始逐渐被淘汰了。

由于电子商务不受现实空间限制,所以很容易产生边际效应(即:产品销量越大成本越低),所以很适合“单品海量”的产品,商家们最喜欢的就是“爆款”产品。

此时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:由于第三方平台主导着流量和排名,“卖方市场”迅速变了“第三方市场”。“谁主导市场,谁就在分钱”,这也是个铁律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:商家并没赚多少钱,赚钱的都是阿里巴巴、京东、红星美凯龙等第三方平台。

这个阶段市场上的商品都是大同小异的,消费者比价太容易,导致价格战越来越激烈,大家只有不断的促销、刷单才能产生交易量,所以成本不断攀升。由于产品一直还在加速生产,已经由“短缺”步入了“饱和”阶段。当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,必然开始挑三拣四。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又要变了。


03  买方市场,产品附加值与增值服务

随着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多,产品开始出现“过剩”了。这就是“产能过剩”,产能过剩是件很可怕的事。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,无论是什么产品,都急于出手,反正你不卖有人卖,你不做有人做。

家居行业现在就在经历这个阶段。这个阶段一定有很大传统工厂要倒闭,很多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都被淘汰。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,此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:那就是大家的消费水平也在升级。也就是说传统方式生产的产品,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。

 

以前人们的需求是如何更加快捷的找到产品,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。而如今产品已经足够丰富、足够多,而且都在打折促销。人们的需求升级成了如何找到“好产品”,或者说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,这就是眼下的状态。

所以,那些能给大家带来“价值”的产品,仍然是短缺的。这就需要我们需要给产品增值,具体表现在两个方向:

第一:纵深化。将产品的某种功能做到极致,越来越聚焦、越来越专注,就服务特定人群,引领行业的不断细分。

第二:定制化。给消费者量体裁衣,走个性化生产路线,今后的产品不再是一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,这也是工业4.0时代的生产特征。

以上两个方向会导致市场的分化,所谓市场分化就是说:市场“大一统”的时代正在结束。今后的产品很难再有统一的标准,这一群消费者喜欢的“产品”跟另一群消费者喜欢的“产品”是完全不同的,多元化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。

大家彼此之间将完全搞不懂对方在搞什么,当然了我们也不需要懂。你只要生活在属于你的世界里就可以了。而由于商业的细分,商家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的情况将越来越少了,都属于“闷声发大财”型的。这个阶段的成年人都不玩价格战了。

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,商业重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这一端,“第三方市场”主导的市场正在变成“买方市场”。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圈自己的消费者,最好的切入点就是需求,一切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。

以前是先做产品,再去找消费者;现在以及今后是先找消费者,再去定做产品,这完全是倒施逆行的逻辑!

我们终于发现:商业的核心最终从做“产品”切换成了聚“群众”。而按照“谁主导市场,谁就在分钱”的定律,此时消费者将大大受益,并且有权分得产品利润的一杯羹!进而言之,谁拥有聚合消费者的能力,谁就掌控了未来商业。

所以,还有下一个消费新时代!

 


04  信用市场,号召力决定市场方向

马云曾说:“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,信任、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。”的确,中国未来还有一波最大的红利:社会信用关系的重建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
之前,第三方平台的特点是“强信息、弱关系”。比如淘宝、大众点评,都是在强调商品信息的正确性、公开性,但是平台上的消费者之间的联动比较小,由于消费者过于分散,只能任由平台发号施令。哪个商品做活动了、哪个商品能上首页、哪个商品必须得下线,都是第三方平台说的算。

但是社交媒体已经让大家进入“弱信息,强关系”的时代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、一个独立的经济体,而且彼此联动性很强。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大的来自于“分享”,而不是“告知”。

正如上面所言,既然商业核心机理从“物以类聚”过度到了“人以群分”。那么今后消费者也必将从分散走向联盟。作为一个消费者,今天你不主动把别人团结过来,明天别人也会把你团结过去。请记住这一点非常关键,因为谁主导了消费者,谁就主导了市场,谁就能来分钱。

 

看看现在的淘宝吧,排名靠前的店铺机会都被“网红”把持了,再看看现在的大V、女主播、自媒体、各种小众品牌的崛起等等,都是这种特征的直接反映。

什么才是团结别人的最好工具?当然是:信用和影响力。

一方面如今信用市场正在建立,另一方面大家彼此之间失去了信任。我们都把大量精力成本放在了如何互动提防上了。但是信用市场必将一步步建立。今后的市场一定是“信用市场”!

未来最好的营销是内容,最好的内容是产品,最好的产品则是信用。

对于未来每个人来说,信用会变的格外重要。同时,“链接力”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一种能力。未来我们经营的不再是产品,而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符号,产品只是一种副产品。

有人会说,拼多多算哪一阶段的产物呢?其实拼多多具备了这一阶段的特征,因为它的驱动力是低价+团购,它具备了社交的属性,但它却并不是这一阶段的代表,因为它的产品不具备品牌化/定制化/品质化的特征,拼多多只是特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,它并不代表未来。

未来的大趋势是什么呢?


 
不要低价竞争
未来的趋势是这样

我们现在面对的一切经济问题,都可以用一种手段来解决,那就是:个体化。顺应个体化这个大浪潮,中国未来将有海量的中小品牌崛起,这才是未来商业的大势所趋。

在过去,10个亿的市场规模是由50个客户构成的,三年以后,10个亿规模市场将是由2千个客户构成的。社会已经在越来越细分,点对点的衔接越来越细致,比如现在越来越火的家居软装设计工作室,这是海量小众品牌崛起的基础。

 

未来这些中小品牌将非常专注聚焦于某一品类,具备垂直打通、纵向整合的能力。比如从原料来源、设计开发、到生产营销,再到客服、后期维护。而且他们的背后可能不是一家工厂,可能是有一个工厂群,但是能随时被他们整合。

其次,这些小众品牌将非常善于对人的聚合,他们用内容和用户建立起强关联。当然,他们懂得如何更好运用群众的力量,每一句话都蕴含了发动群众的艺术。

当众多品牌在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平台就可以发挥更宏观的作用了,平台却可以通过数据统计把同类的需求放到一起来,进行协同生产,比如原材料采集/下单时间等等,这些看似碎片化的生产环节,又可以具有强大的“计划性”了。

 

而且平台还有一个核心的任务:给平台上的各个环节的企业进行授信,降低大家不必要的磨合损耗的成本。平台还可以根据零售数据做精准匹配,促成“消费端”的向“生产端”渗透,帮助“生产端”做各种计划准备。这就是使“零售”和“生产”之间的协同效率增加,这解决的是无效产能、使库存最优化。

这就是“市场经济”中的“计划经济”。总而言之,还是那句话,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,价格战是最低级别的那一种!

 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iajuzhuliu.com/article/toutiao/508.html